
《开天辟地---中共一大会议》 2021年

《彝家新村欢迎您》 2021年
04
与时代同发展的川美脉搏
四川美术学院一直是中国艺术创作版图中非常重要的板块,可谓是西南地区的文化灵魂与艺术信仰之地。作为西南艺术的中心,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四川美院的艺术与创作具有强烈的地域风格,影响并决定了西南艺术的发展。

四川美术学院(图片来自官网)
这是四川美院的独特基因,更是改革发展历程的一种缩影。
很少有哪座城市像重庆一样,从抗战时期成为陪都的那一刻起,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都在向这里聚拢。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傅抱石、唐一禾、吴冠中等一批重要的艺术精英在渝展开创作,无形中对重庆的美术乃至文化,做了良好的浸润和铺垫。

四川美术学院77级油画班毕业照
1940年,李有行、沈福文教授等老一辈艺术家在成都创办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1950年改称成都艺专。1953年,与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合并,建立西南美专,1959年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是当时中国五大美术院校之一,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美术学府。
罗中立、何多苓、张晓刚、周春芽,这些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无法绕开的艺术家,都出自四川美院。



19世纪80年代“伤痕美术”代表作品
“那个年代罗中立等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形式表达精神和思想,他们对社会与时代变迁的关注、对民生的关注,以及在艺术形式上的敏感和创新,在国内是独树一帜的。当时在那么封闭的客观条件下,他们的艺术能够在全国独领风骚,甚至放在世界艺术潮流中都毫不逊色。”庞茂琨说。
在那以后,一代代川美“学统”薪火相传,铸就了川美艺术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学术品格。
身为四川美院的掌门人,庞茂琨除了行政管理工作,还参与本科教学、本院硕士及外院博士生的辅导工作。2021年11月,四川美院正式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美术学、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将于明年正式招生。庞茂琨表示:“将来可以在更高的学术站位上培养艺术创作与设计领域的优秀研究型人才。”

四川美术学院(图片来自官网)
与其他艺术院校不同的是,四川美院从低年级开始就注重对学生的创作训练,锻炼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本科毕业之前,每个学生都具备独立的创新意识,对社会要有体验,对生活要有感受,要形成自己的一种观点和方法,形成自己的风格。”
作为中国八大美院之一,让文化艺术得到普及是四川美院的一项重要的发展愿景,发挥好新时代美育的导向作用是关键一环。
庞茂琨介绍,四川美院将成立“城市美育学院”,通过开设普惠性美术鉴赏课、不同年龄段特色班、专业进修班等方式,为更多想要接触艺术、学习艺术、了解艺术的民众,提供一个“圆梦”机会。除此之外,发展社区美育、乡村美育也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当代艺术已经从古典时期的精英化逐渐走向大众化、平民化。” 庞茂琨说,“尽管艺术语言及表达形式愈发多元,但扎根时代、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不会变。四川美院的艺术教育也是主张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时代。”
在繁忙的行政工作和社会任职之外,庞茂琨一直要求自己不能间断自己的创作。“我比年轻的时候更加珍惜时间,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放在了创作上,平时的晚上、周末,特别是公众假期,是我画画的主要时间。”
“从小开始画画,到现在已经步入中老年,还是在进行创作。画画对我来说,不光是一份事业,更是生命的体验,是艺术人生的体验,是一辈子的幸事。”庞茂琨深情地说。